“端午节那天,来耍花山的各族群众超过1.5万人,进寨公路边都停满了车。”说到“云中苗寨”今年花山节的盛况,彝良县洛泽河镇党委书记赵靖喜滋滋地告诉记者,那是寨子里最热闹的一天。
地处乌蒙山腹心地带的“云中苗寨”是彝良县洛泽河镇20多个苗族村寨中最大的寨子,原名大苗寨。2021年7月,在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李小云教授团队的指导下,昭通市将大苗寨作为该市高寒山区脱贫致富示范先导工程进行建设,依据大苗寨独特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资源,李小云教授将其命名为“云中苗寨”。
大苗寨变身“云中苗寨”,美丽苗寨也由此迈向“美丽经济”。“从今年5月1日试营业到9月底,‘云中苗寨’仅旅游收入一项就已超过90万元,预计到年底可达120万元以上,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谈起“云中苗寨”,赵靖难掩心中的喜悦。
随着昭通市脱贫致富示范先导工程的实施,依托优美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浓郁的民族文化,“云中苗寨”的苗族群众吃上了“旅游饭”,正在努力探索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齐心协力建设美丽乡村
青山环抱、云雾缭绕,身处其间,宛若仙境。
海拔2000多米,镶嵌在万余亩天然草场和3000多亩森林之中的“云中苗寨”,居住着123户574名苗族群众,是乌蒙山中典型的高寒山区苗族聚居村寨。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全寨虽然脱贫了,但产业单一弱小、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寨里80%以上的苗族群众收入依然靠外出务工。
作为昭通市3个脱贫致富示范先导工程之一,“云中苗寨”该怎么建?这是昭通市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中的探索和实践,也是李小云教授团队必须破解的课题。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昭通市认为,实施脱贫致富示范先导工程,不仅仅是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更重要的是要探索出一条适合昭通乡村振兴发展的路子。
“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活化乡村的经济和社会功能。”李小云教授团队认为,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不仅是建设美丽村庄,不单是风格风貌、基础设施、村庄环境的整治提升,更重要的是发展乡村产业、激活乡村动能,带动群众实现可持续发展。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20字方针,结合吃、住、行、游、购、娱、学做文章,全力把‘云中苗寨’打造成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示范村寨,争取成为全市乡村振兴标杆样板。”围绕这一目标,项目建设启动以来,彝良县委、县政府确定了党建引领、政府统筹、专家指导、干部规划、村民主体的原则,派出由县政协副主席李姗梅为组长,镇村两级干部、专家团队人员组建的工作专班,于7月20日进驻“云中苗寨”开展工作。
“要建设美丽苗寨,就必须最大限度保留苗族文化元素。”李姗梅说,按照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的建设思路,专班人员反复召开院坝会、火塘会,在充分尊重苗族群众基础上,确立了力争用3年时间将“云中苗寨”打造成“生态+农业+苗族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昭通市高寒山区乡村振兴示范村目标。
“云中苗寨”寨门
“打造示范不能搞成形象工程,要能够突出活化乡村社会价值的功能,才能真正起到示范作用。”李小云教授认为,与城市功能相比,乡村具有农产品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农耕社会文化三大核心功能,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通过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记住乡愁恰恰是新语境下社会赋予乡村新的价值符号。除生产、生态、农耕三大功能外,‘云中苗寨’最大的特色还在于浓郁的苗族文化,这甚至是一种稀缺资源。”李小云告诉记者,在示范建设中,为保留“云中苗寨”民族文化元素,专班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依据苗寨的区位、气候、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确定了以红砖和红屋顶为主基调的苗寨风貌,对寨中新建、改建的民族文化广场、游客接待中心、红砖步道、民宿客栈、民族餐饮等建筑,尽量彰显苗族文化特色,最大限度保留和传承苗族文化。
红砖步道
“在一片深绿色的大山之中,突然有一个红砖红瓦的苗族寨子,所有的乡村道路及道路两侧都用红砖做成艺术品,他们做的所有造型都比我原来想象的要好。”李小云教授高兴地说。
在专班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云中苗寨”目前已投入建设资金1593万元,完成月亮广场、游客接待中心、咖啡厅、民宿、专家工作站、水电路网及污水处理、改厕改圈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寨内人居环境,为发展乡村旅游打下基础。
走“生态+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之路,美丽苗寨迈向“美丽经济”,美丽苗寨正在发生着美丽蜕变。
集思广益发展特色产业
“来自四方的贵客呦,请喝一杯苗家祝福酒,苗家的美酒敬给朋友喝……”在苗家阿妹深情的敬酒歌声中步入仿佛耸入云端的寨门,在月亮广场围着篝火手拉手来一场歌舞的盛宴。漫步红砖云梯步道、驻留百米烧烤长廊、感受森林露营野趣、徜徉漫山花海,吃一餐苗家杀猪饭、喝一碗苗家羊汤,在尽情体验苗族风情的同时,品尝苗家阿妹精心调制的咖啡,晚上住在精品民宿感受苗寨夜晚的宁静,仿佛寻找到了梦想中的“诗和远方”。
今年国庆假期,来自重庆的刘先生一家对彝良“云中苗寨”的气候、生态和民族风情赞不绝口。他说,对居住在四川和重庆乃至长江流域的人来说,海拔2000多米的“云中苗寨”,是绝佳的避暑胜地和体验苗族风情的好地方。
苗寨阿妹学会调制咖啡
百米烧烤长廊
“云中苗寨”成为川渝和周边游客打卡地,苗寨破天荒有了酒店、饭店、超市、咖啡店,祖祖辈辈以传统农耕为主的苗族群众以房屋、土地入股村合作社,当上股东,吃上了“旅游饭”……在先导工程实施中,李小云教授团队的理念一次又一次地颠覆着苗寨群众的认知,改变着他们的生活。
“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中的一个抓手,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活化乡村的经济、社会功能,其核心就是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打造一些新业态,既能提升农民收入,又能增强村集体经济的产业。”李小云教授说,为找到适合“云中苗寨”发展的产业之路,专班和苗族群众一道反复讨论,在核心期建设中,规划建成苗家杀猪饭、苗家羊汤锅、百米烧烤长廊等地方美食;建设了千亩万寿菊花海,形成观光农业;将洁净清幽的数千亩森林打造成亲子乐园,万亩草场建成星空露营基地;将村集体、村民闲置的房屋改造成咖啡厅、民宿、专家工作站等,从而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业态。“让产业规划真正从老百姓心里‘长’出来,从土地里‘长’出来。”李小云教授形象地说。
“组织村民建实体、办作坊,不断丰富苗寨的经营业态,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李姗梅告诉记者,为盘活“云中苗寨”种植养殖资源和旅游服务设施,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下步建设中,在继续大力发展旅游的基础上,“云中苗寨”将立足实际,通过政府投入、引进外企、群众自投等方式,积极引导和动员村民开发苗家特色旅游产品,形成横向互补机制,进一步带动乡村旅游发展。通过“云中苗寨”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把苗族传统手艺人组织起来,修建腊肉坊、酿酒坊、萝卜干加工厂等传统工艺作坊,引导村民根据各自资源、技艺特长、发展意愿等进行科学定业、分工发展。同时,充分挖掘乌金猪、黑山羊养殖潜力,在餐饮业上下功夫,进一步扩大消费市场,促进旅游业主导产业的健康发展。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赵靖告诉记者,为做足民族文化文章,“云中苗寨”拟推出游一趟苗家寨、赏一回苗家景、吃一餐苗家饭、过一个苗家节、对一首苗家歌、赏一次苗家月、跳一段苗家舞、住一宿苗家屋、淘一件苗家宝、品一段苗家情“十个一”活动,通过旅游这一主导产业让游客来苗寨有收获,让苗族群众有收益。
打造新业态,建设新苗寨。根据发展规划,洛泽河镇将以“云中苗寨”为核心,立足龙潭社区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禀赋,结合龙潭镇高海拔草场、中海拔森林、低海拔稻田的资源优势,进行田园综合体的整体建设,形成万亩草场、松林氧吧、“云中苗寨”、龙潭稻海的立体空间田园景观。将进一步挖掘“云中苗寨”自然资源的民族文化禀赋,围绕吃住行游购娱要素不断丰富苗寨的旅游业态,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在全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中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苗族同胞过上美好生活
“苗寨的晨/是从第一声鸡鸣开始/从窗帘缝里看出去/看到的是隔壁这对长期轮流出去打工的夫妻/回寨子经营餐馆/开办民宿/成为‘乡村CEO’的传奇……”
夜宿“云中苗寨”客栈的张先生笔下描写的这对苗族夫妻,丈夫名叫王国立,妻子名叫朱云慧。多年来夫妻俩一直交替外出打工,2021年,大苗寨先导工程实施后,他们尝试着把自家两层楼房一楼做餐厅,二楼改做民宿。王国立跟着昆明来的帮带师傅学厨艺,通过半年的学习,炒得一手好菜。朱云慧则负责招呼客人,做饭店管理。在参与苗寨的经营管理中,夫妻俩不仅学到了技术,每个月还可以领到“乡村CEO”的工资加提成。
穿梭在红砖艺术咖啡厅,听着舒缓的音乐,向客人递上一杯杯亲手磨制的咖啡,20多岁的王运兰总觉得自己像在做梦。
“云中苗寨”先导工程实施之前,王运兰和丈夫一直在福建省福州市打工,年幼的女儿留在苗寨交给婆婆带。今年回家过春节时,看到寨子正在改造,夫妻俩决定留下参与建设。“当初只想着在寨子里做工,既能照顾孩子又有一份收入,谁承想还成了苗寨第一名咖啡师。”长着一张娃娃脸的王运兰笑呵呵地说。
随着“云中苗寨”旅游业的兴起,王运兰经营的红砖艺术咖啡厅已成为游客和村民打卡点,生意特别火爆。
从打工者变成经营者和管理者,王国立、朱云慧、王运兰不仅改变着生活方式,还改变着思想观念,寨子的产业形态也发生了彻底改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先导示范项目建设过程中,“云中苗寨”的35名苗族群众通过建筑、焊工等技能培训成为技术工人,这部分苗族群众目前正在参与第二阶段的民房提升改造和附近乡村建设项目。昔日的打工者变成乡村建设中的能工巧匠,不仅仅是收入增加,更重要的是有了一技之长,成为乡村振兴的建设者和受益者。
为改变“云中苗寨”苗族群众的生产方式,在专班的指导下,苗寨成立村集体公司,积极探索“党支部+村集体公司+合作社+‘乡村CEO’团队+农民”的自主经营模式,将合作社经营收入的10%提成给村集体公司,用于123户514人的年终分成;将纯利润的10%作为公益性基金,用于特殊困难人员及家庭的临时帮扶;将纯利润的30%用于“乡村CEO”的工资及提成;将纯利润的60%用于滚动发展。像王国立、朱云慧、王运兰一样,苗族群众在村集体公司和合作社上班既拿底薪又拿提成的有12人,从事保洁、保安、绿化等工作的有10人,22位苗族群众实现就近务工。
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云中苗寨”123户574名苗族群众迈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为改变“云中苗寨”群众的生活方式,专班从水电路改造、操家理物、人畜分离等人居环境提升入手,彻底解决千百年来村寨内人畜混居现象。
记者看到,在进行村寨改造的同时,寨子里一些原生态的苗族老屋被保留下来,民族服饰、苗族歌舞、传统手工艺和苗族美食培训也在同步进行中。苗寨风情、红砖花墙、千亩花海、万亩草场……一幅和美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从村容村貌之变到产业形态之变,再到思想观念之变,‘云中苗寨’真正改变的是苗族群众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精气神,这充分体现了李小云教授团队的前瞻性,干部沉下身子‘引’与‘导’的成效。”张先生对“云中苗寨”实施脱贫致富示范先导工程带来的变化十分感慨。
感言
通过脱贫致富示范先导工程建设,美了苗寨、醉了游人、富了群众。数百年苗寨因此绽放出强劲的活力,摆脱贫困的苗族群众因此吃上旅游饭,这样的做法值得点赞。
“云中苗寨”的美,美在生态环境、美在民族文化。在云中苗寨,游客在亲近自然中体验民族文化,也因此记住了乡愁,感受到了苗寨的魅力。
留存历史,文明留传。在留存特色中记住了乡愁,一种文化、文明因为留存得到留传,这就是“云中苗寨”走“生态+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之路,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云报全媒体记者蔡侯友通讯员毛利涛田朝艳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