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拍摄的马房村马房食堂。(新华网 张翼鹏 摄)
新华网昆明5月21日电(冯雨钐)繁花似锦的五月,云南抚仙湖碧波荡漾,温润的微风拂面而来。
正午的日头还未落下,只听见一阵均匀且有节奏的切菜声响起,毛仕俊与厨师们已忙碌起来。在云南澄江市右所镇吉花社区马房村一幢幢明橙色的民居中,今年35岁的毛仕俊承包了一座由旧学校改造的“马房食堂”。
穿过食堂的小院,映入眼帘的是设备齐全的厨房操作间和宽敞明亮的餐厅。木质桌椅整齐摆放在餐厅和小院里,阳光从雕花的窗棂洒进屋内,落在挂着的串串大蒜、辣椒上,映衬出一派农耕风情与田园诗意。
对于马房食堂,毛仕俊不仅是“掌柜”,他也时不时“客串”下主厨。就像今天,他要亲自露一手,为食堂的晚餐添两道澄江特色菜——炸藕饼和酱渎鱼。
澄江人对藕情有独钟,据《澄江府志》记载:“康熙五十八年,澄江暖于云(即昆明),寒次之,盛暑极热,雨即凉,霜雪严寒,一晴即湿,有四时皆春之谣,盛产稻藕。”按资料推算,澄江已有数百年种植藕的历史。
最为特别的是,绝大多数地方的藕只生七个孔,但由于独特的地理及气候环境,澄江本地产的藕比其它品种多生了一个眼,被称为“七孔八眼”,且口感细腻,品优味美。
到了莲藕收获的时节,挖藕人需要走进齐腰的池水中,脚踩在层层淤泥里,弯腰探身,摸索前进,没有丰富的经验,很难将一条藕完整挖出。
定好菜谱,毛仕俊到村边的荷塘挑选了刚挖出不久的新鲜莲藕,洗净、削皮,使它们原本被淤泥包裹的身体变得洁白如玉。澄江传统的炸藕饼口感细腻,达成这一效果的秘诀在于当地一种特有的工具——“擦瓦”。
经过“擦瓦”的反复摩擦,细细的藕泥混合着饱满的汁水流出,再加入少许姜泥、盐等调料拌匀。
接着将锅中烧少许热油,取适量藕泥放在掌心搓成球,圆球下锅,待到快熟时,用锅铲将藕泥圆球压扁。藕泥和藕浆中的大量淀粉在加热的作用下逐渐变得粘稠,使得煎出的藕饼黏软回香、香糯鲜美。
4月15日,毛仕俊正在切鱼。(新华网 张翼鹏 摄)
在澄江,饭桌上除了藕外,更不能少了鱼。杀鱼、洗净、切块,再下油锅炸制,毛仕俊动作利落娴熟。经过炸制的鱼块鲜香四溢,色泽诱人,但这还没有结束。
只见毛仕俊将鱼块回锅烧制,让鱼肉吸满调制好的酱汁,再撒上切成段的韭菜做点缀,让这道菜的色泽更加诱人。
拍黄瓜、莲藕炖排骨、小炒肉、腌菜炒洋芋、清炒莴笋、蒸红薯……“锅碗瓢盆进行曲”谢幕后,厨师们用心制作的“农家土菜”也陆续热气腾腾地出锅。
饭菜飘香,村民们陆续走进餐厅,排队取餐。不一会,餐厅内、小院里的方桌就已坐满就餐的村民,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气氛热络而温馨。
做完拿手菜后,坐在院子里休息的毛仕俊说出了马房食堂出现的原委。
4月15日,村民们来马房食堂用餐。(新华网 张翼鹏 摄)
考虑到村里老人较多,且存在行动不便、无法独自解决吃饭的问题,马房食堂在今年1月试营业后主要面向本村村民,尤其是村里的老年人开放,每天供应午餐和晚餐。
“村里55岁以上的老年人和12岁以下的儿童每人每餐只要3块钱,食堂的饭菜是不限量自助的,但是要求不能浪费。”毛仕俊说,试营业以来,一天最多有200余人次用餐,不光解决了村里老年人的吃饭问题,还成为就餐村民的一个情感驿站,平时少有往来的村民们,如今在这里因吃饭碰到一起,感情变得越来越深。
在承包马房食堂前,毛仕俊一直从事蔬菜运输的工作。而他承包马房食堂的决定,源自马房村近年来的一系列变化。
“以前村子环境很不好,到处堆着东西,特别是我家要转8个弯才到,车也没法停,生活有许多不便。”马房村环境和道路条件成为蔬菜运输生意的一大难题。那时为了生意方便,毛仕俊决定搬到城里居住。
4月15日,马房食堂里其乐融融。(新华网 张翼鹏 摄)
令毛仕俊欣喜的是,2017年以来,马房村在政府的支持下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并大力发展以荷藕为主的绿色、生态、观光农业,形成以民俗、餐饮为主,农业观光旅游为辅的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子。升级的“颜值”和外来经营户的进驻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也为村民带来了发展的商机。
“现在车可以开进村来,我家院子里可以停五六辆车,连带着房租也涨了许多。”于是,毛仕俊决定搬回村里,利用自己的资源拓展生意。去年年底,马房食堂计划面向村民选择承包方,得知消息的毛仕俊参与了招投标。
“食堂由政府负责建,还配备了硬件设施,我自己只用付租金和购买部分杂物,除了租金,目前我只投入3万元左右。”毛仕俊说,随着乡村旅游产业的不断推进,他计划将自家的房子改造成为民宿,并购置两辆冷藏车方便自己蔬菜运输的生意。
虽然马房食堂在刚开业不久就遇上了疫情,但毛仕俊仍然对未来的日子充满希望。
目前,马房村流转土地打造出了以荷塘观赏为主的数个农业庄园,待到不久之后荷花盛开时,就会有更多游客前来马房村观荷花、住民宿,毛仕俊决定,到时候也请远方的游客来尝一尝马房食堂地道的农家味道。(完)